一卡通查询 内网办公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招考资讯 教研教改 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校友风采 家长中心 学生园地 新疆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分校网站 >> 校园文化频道 >> 活动会议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焦点 

辽宁鼓乐 辽西木偶戏 抚顺地秧歌--非遗传承人表演进校园

新闻来源:辽宁日报   新闻作者:杨竞   新闻录入:网站管理员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15.04.28

    【本站讯】4月21日,由省文化厅主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传承民族文化,筑梦精神家园”系列活动走进我校,非遗传承人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现将《辽宁日报》刊载的关于此次活动的报道全文转载。
    4月21日,春光明媚。省文化厅主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传承民族文化,筑梦精神家园”——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走进省实验中学分校(北校)。此次展演,省非遗保护中心选调了辽宁鼓乐、京剧、评剧、东北二人转、辽西木偶戏、蒙古勒津好来宝、抚顺地秧歌等近1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20多名传承人参加,演出队伍80多人。

     镜头一
    13时30分,记者坐在台下与省实验中学分校670多名学生一起观看展演。开场的是辽宁大学艺术学院大学生们带来的舞蹈 《欢天喜地迎新春》,该舞蹈融入国家级非遗项目抚顺地秧歌的双人即兴对舞,大起大落的动作和刚劲豪放的舞姿展示着满族先民奔放热烈的生命力。演员们把抚顺地秧歌中“扬、蹲、盘、跺、摆、颤”等舞蹈动律都表达出来,让学生们感受到满族先人的生活状态。 
    舞台上主持人说,抚顺地秧歌是满族早期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镜头二
    舞台上,主持人说,沈阳不但是清朝的发祥之地,还孕育出韩、花、筱三大评剧流派。刚柔相济的韩派、华丽高亢的花派和婉转俏丽的筱派,一腔一韵、一招一式中尽显风流。话音刚落,花派评剧、国家级传承人冯玉萍的弟子邵迎华和曹铭洋走上舞台,演唱花派代表剧目《谢瑶环》选段《大堂》和《花为媒》选段《报花名》。 
    “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桃花艳,梨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这是《花为媒》的选段《报花名》,扮相俊美,嗓音甜润的曹铭洋有板有眼的演唱赢得满堂喝彩。 
    曹铭洋虽然只有6岁,但多次获奖,去年获第十八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来校园演出还是第一回。她知道评剧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她表示一定要好好传承。 

    镜头三
    接下来,国家级非遗项目——辽宁鼓乐上场。主持人介绍,辽宁鼓乐是流传于辽宁城乡的一种民俗音乐,鼓吹乐的一种。辽宁地区早在辽代就有笙管乐的流传。 2006年辽宁鼓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随后,来自岫岩的鼓乐班11位农民鼓乐手演奏,他们身穿紫红色唐装、一脸的朴实,用笙、管、笛、箫等民族乐器演奏《鼓乐声平庆丰年》。表演刚一结束,台下掌声叫好声四起。

    镜头四
    舞台上,造型逼真的木偶在王娜、杨洋提着线的手中“复活”了,不仅会模仿戏曲演员的手势、水袖功,还会用毛笔画竹,还会变脸、喷火等,掌声赞叹声把演出推向高潮。 
    辽西木偶能变脸会作画,让学生惊讶不已,学生李昊璇、杨柠竹登台与辽西木偶戏传承人互动,王娜、杨洋手把手教学生擎木偶做变脸和作画动作,9公斤重的木偶擎着都费劲,还要变脸、作画,李昊璇和杨柠竹纷纷感叹演员表演的不易,下台时,她们鞠躬,向两位木偶艺人致敬。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小学部(阳光小学)首届风筝节启动仪式完美落幕
   下一篇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实验园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