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社会环境的不同,美国高中教育方式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印象和感受。在当时,给我印象第一深刻的就是美国中学里的Student Locker-学生的物品箱。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私人的物品箱。物品箱通常是设置在学校走廊的一侧,学生把自己的书本、衣物及其他个人用品存放在箱内。因为是学生们自持钥匙或是密码来开箱,他们把这个物品箱看成是一个神圣的私人天地。有的孩子们甚至喜欢在物品箱内挂上很多朋友或宠物的照片。此外,美国教科书也很厚重,所以用这个物品箱来存放书本及个人物品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物品箱之所以在美国学校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美国学校都是流动上课制度。所谓流动上课就是在美国的高中,学校采用流动的上课形式。学生们没有固定的课桌和教室。学生们不按班级划分,年级和年级的界限也不是非常的清楚。学生们可以在达到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下自由选课。比如说,美国的教育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接受基础的几何和代数教育。但是,在这之后,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学校就不再要求学生们修其它的高等数学课了。例如,微积分等等。学生们利用课间的十五分钟,带着自己的书包从一个教室走到下一个教室去上课。在每堂课上,学生们都会见到不同的来自各个年级的同学。在这样的制度下培养出了美国学生们不怕生人和爱主动与生人打交道的性格。 在美国,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室和教室。往往老师的教室中的一角就是他办公的地方。美国很讲究个性化。老师经常会利用教室来表现自我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把教室设计成一个与其教学内容相符的学习天地。比如说,化学老师会在教室的天棚上挂上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模型。当同学们走进教室的一瞬间就会有来到了化学天地的感受。再比如说,教美国政府(相当于中国的政治课)的老师会在教师的四周挂上许多美国著名的总统和国家领袖的画像,让学生们有一种到了历史博物馆的感觉。老师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潜力,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其所学的知识内容更感兴趣。 美国高中的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高中教育目标之一就包括为学生们在将来生活中所能遇到的问题作正确的向导和准备。就此,学校讲授的课程内容就有些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或成年后会常遇的问题。学校鼓励学生选修这样的课程。此类课程包括学习做饭,栽花养殖,如何理财,家庭教育等等。学生们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学到很多很多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并得到生活能力的培养。当年我在高中的时候选修了一堂“家庭教育”课。课中老师给我们每一个自愿者发了一个电子婴儿,培养我们带孩子的能力,并让我们了解为人父母的辛苦。我给这个电子婴儿起了一个名字,叫April (爱勃:蓬勃发展)。我在规定的两周里,每做一件事或是去一个地方都要带着爱勃。在晚间要哄着他睡觉,放学后还要和他 “玩”。他哭的时候,我就要抱抱他,给他用电子形式喂东西吃。老师对这样的活动是持有非常认真的态度的。我的每一点点疏忽,都会在成绩中反应出来。最后,此活动的评分会对本科目的总成绩有影响。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非常支持这种活动,当我们抱电子婴儿走到其他的教室里去上课的时候,老师会主动为学生们开门,搬椅子,让路。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非常强的生活和自主能力的。这也是美国学生身上展现出来的与中国学生不同的特点。 另外让我感觉很深刻就是美国学校丰富的体育生活。体育活动是美国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无论是男孩女孩,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他们都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有的人甚至要参加多项的体育运动。高中放学早,我就读的高中在下午三点半以后就让学生回家了。有的学生就利用这个时间来参加体育活动。常见的体育活动有美式足球、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篮球、排球、游泳等等活动。还有我们不很熟悉的潜水、击剑、冰球等。学校还会组织校与校之间,区与区之间,市与市之间,甚至是州与州之间的比赛。家长们也经常赞助这样的活动,在赛场上为他们的孩子加油。我的美国交流家庭基本上是每隔一两天就会去观看一场比赛。有的时候是去观看女儿的足球赛(妹妹是一家私人女子足球队的会员),有的时候是去喝彩爸爸的足球赛(爸爸是赛场教练)。为观看体育比赛全家开车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