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营式乐队表演
哈师附中寝室里的第一个奇遇是一位哈师附中高二的学长,他是夏令营去年的营友,这一回偷着溜了进来。当本来四个人的寝室突然出现了第五个人的时候没有人惊讶,因为我们彼此都不认识,甚至没有人曾经注意看过门口的单子上写了几名寝员。直到当他说自己是高二学生的时候东北师大附中的几名同学才明白他是溜进来的,这来源于夏令营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辽宁省实验中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自主管理机构都称作校学生会(哈师大附中还没有年级分会),并且一般(我们这届就比较特殊)都是在高二之前就产生校学生会主席(或我校的执行主席),故参与夏令营时学校已经有了一个确定了的学生会组成(三校夏令营刚举办时曾有培训学生干部的初衷),因此高二升高三的学生就不再被允许参与夏令营。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则有一套远远更复杂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他们的最高学生自主管理机构称作“自联体”(分为执行会和理事会,其下属还有年级学生会和各社团,详细构成过于复杂不予赘述),而自联体理事会理事长是其负责人。每年的理事长都要在高二上学期才能产生,这时上一届理事长已经高三上学期了才能参与选举,故高二自联体的同学必须参与夏令营。刚刚提到的事情里哈师附中的学长提到他是高二时,东师附中的同学因为不认识他才得以知道他是溜进来的。 溜进来的哈师附中学长讲起了去年夏令营时他们晚上的通宵娱乐,讲起了第二天途中大巴车上趴倒一片,讲起了每年夏令营都会出现的一些现象。果然,那天晚上虽然我们寝室比较老实但是直到凌晨一点入眠我还清楚地听见旁寝的吵闹声。心里并没有反感,而是静静地想了想,此时这样的交流大概果真是可以化解三个省区学子之间的隔阂,不必人力干涉,充溢着青春活力的学生们就会自动抱成一团。 这是这一路上我对交流的第一个理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