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是国务院高瞻远瞩,着眼于新疆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让新疆的孩子们在内地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民族团结,为家乡、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招收新疆学生是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一个重大举措,我们认真做好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今年八月三十日迎来了首批四十一名新疆学生,从接触新疆班学生的那一刻起,我和每位教师都带着一种深深的疑问,新疆学生会说普通话吗?每位学生能尽快地融入我们的新集体吗?一连串的问号在我们的脑海中显现。 作为新疆班的老师,我们的任务是使新疆班的学生们享受到我们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人成才,然后建设祖国、建设新疆。那么,如何培养他们,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爱”、“严”、“细”,如何才能使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这是我们需要努力付出和认真思考的。 肩负着对这种教育责任,我走进了新疆学生的生活。 伴随着隆隆的火车声,六名教师和四十一名新疆学生从遥远的乌鲁木齐市来到了沈阳,一路上的颠簸、疲惫、困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任何的不安和怨言,善良的他们在座位紧张到极至时,仍无私的把座位让给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儿童。 时间检验真理,也更能凸显一个人的道德素养。一个多月以来,伴随着与他们亲密接触,我对每一位新疆学生都有了深入了解:他们纯真、善良、坚韧、团结协作,为人、处事、求学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风范。他们不怕辛苦,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身怀感恩之情,他们感谢党和国家,让他们有机会来到沈阳,来到辽宁省实验中学接受最好的教育。当面对着深夜仍来迎接他们的领导、老师时,当面对着因时间紧迫,教职员工加班加点建好的明亮整洁的宿舍、食堂时,当面对着我们学校特地为他们请来的新疆厨师时,学生们感动了,他们发誓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用知识武装新疆,建设新疆,他们以一曲《感恩的心》唱出了自己的心声,那一双双噙着热泪的双眸,伴着真挚的歌声来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一刻时间凝固,所有领导、老师和学生都为之动容。 远离亲人,异地求学,他们是艰难的。但是他们也是幸福的,四年助学计划的提出,为他们在这里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保障。全校师生非常关注新疆班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并希望能够尽其所能地为他们做些事情。在师生们恳切的申请和学校严谨的审批下,41位教师分别与新疆班41位同学结对,13届20班与新疆班结成联谊班。在生活中,师生们省下自己的零用钱帮助新疆同学,并定期与新疆班同学开展学习交流及联谊等活动。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虽远隔万里,但大家还是成为了一家人。中秋节是亲人团聚的节日,所有的新疆孩子虽身在他乡,可是并没有远离亲人的感觉,因为他们在和自己第二故乡的亲人团聚,看电影、吃家乡饭、娱乐、购物等等无不和他们过古尔邦节(相当于内地的春节)一样,他们高兴着、快乐着,互相诉说着自己的高兴事。而每一个与新疆学生结对的老师及家庭都尽其所能与他们一起欢乐。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一位学生都感谢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感谢国家,感谢学校,感谢老师,这是他们命运的转折。他们表示,只有刻苦学习,掌握文化,才能成才,才能建设家乡,才能真正的报答所有的恩情。他们用一种近乎渴望的求知眼神去学习、探究,凡事怕认真,学习上暂时的困难并不可怕,他们坚信用心去学习,用心去做事,所有的一切困难他们都会克服。他们以真诚、刻苦、谦虚、互助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走着在实验中学求学的每一步,让我们期待着他们的成功。 幸福的生活给了他们不竭的动力,但与此同时也带给他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渴望成功,不能失败,这使他们的内心分外脆弱,当他们学习跟不上而压力大时,当他们青春期出现心理波动时,当他们没有倾诉对象时,他们的问题会随之而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更加细致、耐心,以“爱”、“严”、“细”的教育理念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的至亲之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重而道远,我们能为新疆班学生做的只有努力,继续努力。
|
上一篇文章: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
|
| |
|
推荐新闻 |
|
|
|
热门新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