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师工程 为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使教育教学工作有新的突破,发挥名师的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激励全体教师不断前进,学校决定实施“名师工程”,“名师工程”的五个系列: 一是校内特级教师,二是学科标兵教师,三是科研先进教师,四是“奥赛”(科技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五是高学历(硕士、博士学位)教师。 20.培养学生目标 培养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突出,身心健康的具有合作意识、进取精神、竞争能力,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求真务实的创新型人才。 21.开展“双成+创新”的教育 中学教育要为学生打好成人、成才的坚实基础。创教育之新,育创新之人。 22.学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1)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辩证的理性思维,具有坚毅勤劳、诚信正直、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 (2)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刻苦钻研的求知精神,善于自主学习、积累知识和独立思考,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学生要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具有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合作与社会活动能力以及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 (4)面向世界,学生要努力学好英语,熟悉和使用好电脑和网络。并要重视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学习和实践。 (5)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会健身和卫生之道,具有适应性较强的身心素质。 (6)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抗挫折的能力。 (7)学生要有对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不仅积极参与文艺实践活动,而且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8)学生要学会生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成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理、自律的人。 (9)学生要努力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学校要为其提供充分发展才能的机遇和舞台。 (10)学校鼓励和支持“冒尖”学生,保护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发明成果。 23.学生的“六自”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理、自律。 24.学生的“六个学会”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生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