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查询 内网办公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招考资讯 教研教改 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校友风采 家长中心 学生园地 新疆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分校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与板书

新闻来源:高一四部   新闻作者:张鹏   新闻录入:网站管理员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04.18

    【摘要】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引入中学历史教学中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不仅从多方位多感官的刺激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提高了教师课堂处理的灵活性,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广泛被应用,也暴露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课堂时间比例失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学生视觉听觉疲劳影响教学效果等。本文旨在针对其中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多媒体投影完全替代教师板书表明作者的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字】多媒体  板书  冲突  关系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 
    众所周知,当今“历史教学危机”已经作为一种事实而存在,传统的历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学规律,教师采取单一的“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极度被动状态,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厌学历史,轻视历史知识,凡此种种,与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枯燥不无关系。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多媒体教学被引入了历史课堂,由于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综合运用声音、图象、视频、动画等手段创设情景,生动活泼直观,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学生展开互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历史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具有以下优势:  
    (一)教师运用多媒体后,教学手段更加丰富,避免了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历史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图片、动画、音乐、文字、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运用,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以多方位的刺激,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印象,并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积极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运用多媒体后,可以从容应对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文字量大,内容庞杂繁复,尤其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不仅史实繁多,而且知识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复杂,仅仅由教师直接讲授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不仅要讲授十月革命为何在落后的俄国爆发和革命的进程、影响,还要介绍巩固革命成果的措施,尤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信息量大,教师处理也有难度,更不要说学生可以在四十分钟内完全掌握了。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运用多媒体投影显示革命背景的图片,可以使学生生动直观的了解当时俄国国情,革命过程更可以用图表、动画演示,这就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师可以利用省下来的时间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对教学难点的处理更加游刃有余。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许多抽象或复杂的概念,以及由于年代久远难以理解的事件、问题。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被贯之为教学难点,如: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一词的内涵及其表现,由于时间久远,国别不同,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了解又不够,理解起来有相当难度,此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文艺复兴背景的视频短片或展示一些图片与历史资料,时间占用不多,但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向,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用多媒体展示完全替代板书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板书的作用非常巨大,多媒体不能完全替代板书的功用。

二、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在中学教学中不可或缺  
    板书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好的板书能使教师与学生保持清晰的教与学思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板书有时被人们喻为“微型教案”,启发思维的“催化剂”。板书的重要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从记忆角度考虑,根据记忆的时间长度,人类的记忆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种形式:一种是“感觉记忆”( sensory memory),即那种时间极其短暂,甚至不到半秒钟就可以忘记的记忆,另一种是“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即那种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忘掉的记忆,最后一种是“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指那种可以保持时间超过一分钟,甚至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或者一生的记忆。中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产生的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升华为长时记忆,板书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工具。  
    优秀的板书设计能科学的展示知识点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板书在黑板上的停留时间远比稍纵即逝的多媒体投影长,便于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更容易将对当堂课内容的感觉记忆、工作记忆转换成系统完整清晰的长时记忆。板书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教学工具所不能替代的。 
    (二)板书对于教师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首先,板书在备课的过程中方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师通过板书的设计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依据板书确定知识点的过度和衔接,补充相应的资料和素材,使课堂教学连贯流畅,重难点突出。 
其次,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使教师在教学中有章可循,步步深入,这点对于新教师尤其有重要意义,很多新教师初登讲台往往由于过度紧张而失去教学思路,由于板书的概括性系统性,新教师可以通过板书及时找回教学思路,保证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同时,板书也具有提醒学生关注教师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在板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三)板书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重大 
    一方面,板书是学生一堂课的重要收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板书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本课的内部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板书的关注紧随教师思路,师生间更有默契,课堂互动往往也很成功。 
    笔者在教学实习中曾旁听过两位老师不同风格的两堂课,足以说明板书的重要。第一位教师板书简明扼要,重难点突出,内部结构清晰明确,学生对当堂知识的反映良好,而第二位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板书则只有简单的几个字,虽然该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良好设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不足,但从课后教学效果检测上看,显然还是前一位教师略胜一酬。 
    另一方面,往往被许多教师忽略的,板书不仅是学生课堂跟随老师畅游历史海洋的方舟,更是学生课下复习的如意法宝。老师的板书,特别是清晰、严谨、简明扼要的板书,是学生课堂笔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板书设计的好与不好,不仅对学生当堂课的理解与记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关系到学生课后复习的效果。好的板书,提纲挈领,学生在复习时对本课的重难点一目了然,能够非常明显的提高复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所以说,好的板书就象一位优秀教师在学生身边指导他们高效的完成复习。 
    可见,传统板书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即使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板书的地位也不可动摇。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体现价值 履行使命
   下一篇文章:高三生物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