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查询 内网办公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招考资讯 教研教改 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校友风采 家长中心 学生园地 新疆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分校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苏洵思想之异端

新闻来源:办公室   新闻作者:孟祥锋   新闻录入:网站管理员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11.12

    [摘要]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仅以百余篇文章传于后世。他是儒家思想的推动者,在宋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他的儒学思想又有着自己的见解。其突出特点是“杂”。不但与传统的儒家学说不同,同时还具有法家,纵横家,兵家的色彩。这种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生长环境,家庭,求学渊源以及个性和经历密切相关。  

    [关键词] 苏洵,儒家思想,异端色彩 

    在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中,苏洵仅以百余篇文章名列其中。他在八人之中官位最低,但是他的思想与众不同,让他成为历史上的著名之人。 

一、苏洵与儒学   
    先秦时代的儒学三大家孔子、孟子、荀子中,荀子的儒学与孔、孟之儒学是有着较大的差异的。李凯指出:“体现出荀子儒学和孔孟儒学最大的不同是:人性论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历史观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荀子主张法后王;政治上,孟子重视‘民’的地位作用,荀子强调‘君’。”欧阳修曾对苏洵言:“子之《六经论》,荀卿子之文也。” [1]如果说苏洵的儒家思想不正统,大概更多的因素也是出于此吧。  

(一) 人情化的礼制   
    针对春秋时期政治伦理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普遍现象。孔子提出了“正名”。“正名”是孔子为政之道的重要成分。“正名”的实质是要求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严格遵守周礼的规定,做到实际拥有的权利和财富以及所尽的义务与其名分相符。明白地讲,就是社会成员是有阶级差别的。儒家礼制的核心就是上下尊卑有等,下不能犯上,卑不能越尊。孔子的“正名”正是期待着用“礼”的思想去约束人,达到社会统一的目的。而在历经数代王朝后的北宋,苏洵在儒家“正名”及“礼”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乐”。他认为音乐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能够促使人们的内心发生质的改变。《乐论》中,他写到:“于是观乎天地之间,得其至神之机,而窃之为乐。”他还说:“为之君臣,父子,兄弟者,礼也。礼之所不及,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则礼萧何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徙不信乎?”以人情论来解说六经是苏洵六经论的中心思想。 [2]相对于儒家正统思想来说,苏洵更多的是从人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这就把儒家思想做了更进一步的推动。  
(二)利与义 
    众所周知,“仁”是儒家思想之核心。孔子认为,人获得了“仁”之后,其内心也就具备了非价值的标准。面临事情之时,“仁”便会辅助内心做出当为与不当为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出发点就是“义”,一个人由“义”出发做出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这个人就是君子,反之则是不道德的,就是小人。所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此作为判断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坚持正统观念的人,大多认为义与利互相对立与排斥,二者无法对立存在,因此舍利取义,有时甚至是舍生取义更是成为歌颂的楷模。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却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做到。他们常常是嘴上高唱仁义道德,背后勾心斗角。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苏洵大胆地提出了有违儒家正统的新认识:“利在则义在,利失则义丧”,要把利与义互相结合。在《利者义之和论》中,他说:“利义、义利相为用,则天下运诸掌矣。”他还举例说明空有义而无利而给人带来的坏处,“伯夷、叔齐殉大义以饿于首阳之山,天下之人安视其死而不悲也。天下果好义也,伯夷、叔齐其不以饿死矣。虽然,非义之罪也,徒义之罪也。”伯夷、叔齐殉大义饿死于首阳山,但天下之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而丝毫不悲伤。天下之人如果是真的好义的话,伯夷、叔齐就不至于饿死。不过,这并不是义本身的过失,而是实行空头之义的罪过。这在北宋推行儒家正统思想的时代,这一言论的提出无疑是离经叛道的。但是今天看来,苏洵在当时就有如此的见解,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三)“颇好言兵”   
    孔子对于富国强兵,以战争实现中国统一,结束社会混乱的状态是不屑一谈的。《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当卫灵子问孔子打仗时候应该如何布阵,他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认为,只要那些“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人都能“正名”,遵守周礼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就可以恢复国家的统一,结束社会动乱。在同辽和西夏的关系上,宋朝一直软弱无能,苟且偷安,年年向其进贡。苏洵针对这一社会状况,提出了“权变”。“权变”思想也是苏洵思想的核心。在正统的儒家看来,仁义的本身是无穷的,仁义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物。但是苏洵却认为,仁义也有穷尽之时,仁义之道并非万能的。针对北宋的社会状况,苏洵认为仁义已经无法应对,应该用战争来解决,反对向辽和西夏进贡。他的著名的《六国论》就是一篇借古讽今之文。他在文章中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接着又说:“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些话名义上是在讲历史,实际上则是针对北宋屈辱的外交政策而发出的痛斥和劝戒之言。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讽今之意甚为明显。 
(四)揭露统治阶级的面目,为民着想
    儒家坚持“畏天命,畏圣人之言”,主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坚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君主利益。认为“民”只能服从,社会成员是有阶级差别的,是有“贵贱、尊卑、长幼、”之分的。苏洵却有着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他认为天地五行、风雨雷电都是客观存在的,有着自己运行的规律,把它们勉强地同社会规律联系在一起,“观天地之象以为爻,通阴阳之变以为卦,考鬼神之情以为辞”,只不过是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利用权术维护自身利益,蒙蔽天下人心的工具而已。苏洵一举道破了统治阶级的实质,在《易论》中,他说到:“圣人夺其逸死而与之劳生,此虽三尺竖子知所趋避矣。”最高统治者在最初所宣称的:“生民之初,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不耕而不,不蚕而不寒。”完全是统治阶级迷惑民众、维护自身统治的幌子而已。“圣人惧其道之废,而天下复于乱也,然后做《易》。”而《易》乃难解之谜,“探之茫茫,索之冥冥,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故天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其教亦随而尊。……此圣人用其机权,以持天下人之心,而济其道无穷也.”这让宋代十分兴盛的理学家尤为不满,朱熹就曾经批评苏洵:“看老苏《六经论》,则是圣人全是以术欺天下。”由此可见苏洵的思想在当时是多么大胆和标新立异。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体现价值 履行使命
   下一篇文章:高三生物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