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试题是教师教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试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领会一些知识,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是经过许多学者、教师经过认真研究而制定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试题都十分严密,在各类试题中不严密,甚至是不科学的的成分干扰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把握,而且有些试题在局部范围内使评价失去了公正性。
生物试题出现不严密的情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以“一般”代替“全面”,没有考虑极端情况 例如:在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的练习题中,许多练习册中都选用了这样一道习题: 在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最高的物质是: A. 脂肪 B. 蛋白质 C. 核酸 D. 水 此题所给的答案是:D选项。资料(《优化设计》.南方出版社)这样解释:“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是干扰条件,在构成各种细胞的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高,占生物体的60%-95%。 《人体解剖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中明确指出:脂肪组织是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的,分为白(黄)色脂肪组织及棕色脂肪组织,其中白(黄)色脂肪组织细胞中含有与细胞等大的脂滴,细胞核、细胞质等被挤到周边。有的脂肪细胞的脂滴的体积可以占到细胞体积的90%以上。 生物体中存在各种极端情况,除了此题涉及到的脂肪组织之外,骨组织中水的含量(约为20%)也不是最高的。所以此题答案错误。 2 编制过程忽视细节导致试题错误 例如:2004年汕头高考模拟试题中,关于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有这样一道题: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下列哪项不会上升? A. 线粒体的数量 B. 自由水的比例 C. DNA含量 D. 细胞核孔数量 此题所给的答案是:C选项。资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光明日报出版社.)解释:DNA的数目是与一个物种有关的,是与一个细胞代谢旺盛程度无关的。 试题提供的答案应该是经得起反复推敲的。 答案中存在两个问题: ①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需要能量多(线粒体供能),所以线粒体的数量会上升。可是在线粒体中有少量DNA,线粒体的数量增加的话,细胞DNA的含量也会增加 。这里编题者没有考虑到细胞质中的DNA。 ②在细胞分裂的分裂间期,复制DNA, DNA的含量在成倍增加,此时细胞也属于代谢旺盛的细胞。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说明试题所给的答案存在漏洞,是经不起推敲的。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