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08年3月13日,辽宁教育电视台就高考复习要点问题对我校高三教师进行采访,以下是我校化学教师对高考复习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科学复习重在基础 2008年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化学部分,与去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只是在能力要求中补充了: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针对化学考纲相对稳定的特点,现提出如下备考建议: 认真研究《考纲》,认真分析考题 高考复习备考应注重对《考试大纲》和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我们才知道高考常考的题型、难度的分布、考试热点和命题趋势,并充分了解自己目前的知识掌握情况,找出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哪些容易出错,下阶段复习才有重点。所以,建议对近五年内我省选用的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评析,并注重对一些经典试题进行衍生和拓展。 具体做法应注意做好三点:研究考题、研究考点、研究考纲,对知识、技能、方法进行再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构建起知识向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首先,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注重知识网络化。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要做到融会贯通,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使之具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要提高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其次,对重要的概念和规律一定要做到深层次的理解,并结合各种题型加强练习。 再者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从近五年的理科综合高考试题来看,化学试题考查的内容大多十分基础,似乎有点返璞归真味道。
回归课本,适度参考资料 高三的复习备考中,课本不能代替高考复习资料,但更不能用高考复习资料代替课本进行复习。从近几年来的高考化学试题来看,有许多的知识均直接来源于课本。如喷泉实验、铝热反应实验、中和热反应实验、Fe(OH)2制备实验等,均取材于课本,同时在能力要求上又高于课本,如果脱离课本搞复习,不能将课本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落实,那么在高考中就很难考出好的成绩。
抓主干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在下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考生应注重高考化学的主干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阿佛伽德罗常数、化学平衡、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注意哪些知识点还有不懂或易错的地方,注重查漏补缺,对以前的易错题要经常进行纠错训练,提高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等。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