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008年3月13日,辽宁教育电视台就高考复习要点问题对我校高三教师进行采访,以下是我校历史科教师对高考复习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夯实基础、灵活应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2008年历史高考复习指导
高考临近,在剩余的时间里如何高效学好历史,成为考生关心的话题。根据刚刚出台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来看,2008年的高考还是继续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的命题方针,也就是说,今年的文科综合考试的题型、难度、变化应该和2007年的试题相类似。所以,我们在进行总复习之前对07年试题特点进行研究可以预知08年命题的趋势。
[附]07年试题特点及08年命题趋势
1、继续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的命题方针
2、体现了《2007年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3、通过中华文化常识的考查,在拓宽命题思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淡化教材具体知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4、材料的阅读量明显增加,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5、体现了文科综合试题结合热点命题的重要特点
基于以上特点、趋势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08年历史高考总复习的要点就是要注意夯实基础和灵活运用,下面简要说明历史备考的一些思路。
一、整合单元知识 掌握历史线索
目前,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但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就成为无本之木。所以要依据大纲、考纲,紧扣教材,牢固地掌握书本里的备考知识点,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复习中,从节——单元——整体来抓好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体系,同时又要兼顾对课本边角知识的落实。
1.及时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整理笔记千万不要抄写参考书上的预习提纲,而是要将知识浓缩、内化,要把书本读薄。边整理,边回想老师讲过的知识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2.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要标明,不断强化记忆。①可以通过典型例题来加深理解。②可以通过错题积累和自我反思达到提高的目的。
3.学会知识迁移:许多历史知识必须结合地图册来掌握,凡教材上画*号的地图都是要求掌握的。尤其与主干知识相关、与热点区域相关的地图更要引起注意。
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完整的历史网络体系。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由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来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过程、特点、影响)。
第二,平时注意自我总结历史规律,将知识类化、同化。如:历史事件的学习一般都可以从背景(大的历史事件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展开)、过程、结果、性质和影响几方面掌握。
第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都要放入“特定历史条件下来分析”,从内部看,一般从物质、阶级、思想、社会矛盾几方面来分析;而失败的原因,一般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
第四,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几方面考虑: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产关系(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统一、稳定的环境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的增强等;实行开放政策、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教育及人才储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