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工作中,学生每天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有的使你焦头烂额,有的使你一筹莫展,有的使你犹豫不决,有的使你气愤万分,由此陷入十分苦恼的境地。面对这些杂乱琐碎的事,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循循善诱,去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自己在学生中享有一定的威信,得到学生的信赖和爱戴,这样工作起来才顺心,学生才和你交心,同时也使家长们放心。反之遇事简单、粗暴或一味地进行制止,扼杀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工作就会很被动,得不到学生的支持,于是对老师就敬而远之。
在两年的班主任工作期间我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变“看”为“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记得刚当上班主任的时候胸怀大志,将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投注在学生身上,早出晚归地“看”在班级里,早读看考试,午看睡觉,自习看纪律,甚至还要负责教室每天的开门、锁门。这对于形成并巩固良好的班风,固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看,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因为时间一长明显感觉自己精力不足,每天都盼望着休息放假,甚至有时还得不到学生的理解。这期间偶然看到了一幅漫画,题目为《抱》,意思是说家长把孩子从小学抱到大学,以致孩子四肢失去了正常的生理机能。如果我一味地“看”下去,一味地“不放心”下去,与这样的家长又有何异呢?所以应变“看”为“放”,让学生自己去“练飞”。
第一步:以指导为主,面对面教给他们工作方法。第二步:边工作边指导,以干部为主,班主任充当参谋。第三步:把工作担子压给班干部,班主任帮助总结经验加以提高。这样不仅使班主任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教学中,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