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查询 内网办公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招考资讯 教研教改 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校友风采 家长中心 学生园地 新疆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分校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在规则中翩跹起舞--试论写作中的审题技巧

新闻来源:教务处   新闻作者:邸袁   新闻录入:网站管理员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12.07

二、压缩信息,挖掘寓意  
    例如2006山东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文。 

        星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审题思路】  
     这类的作文题没有直接点明作文的话题,而是借用一段富有哲理性的话或诗(它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全体、本质或内部的联系)来让考生自己通过联想来总结归纳,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审题的难度。首先要读懂诗歌,理解诗人的寓意,从而确定作文的方向。诗人雷抒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星星》的寓意:“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因为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美妙至极,无以伦比。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  
    我们在审题时要压缩诗歌的信息,深入理解材料的实质和内涵,将诗歌蕴藏的哲理挖掘出来。《星星》一诗涉及了“距离”的话题,如“距离与美的关系”、“审美距离”等等。经过以上一系列分析之后,我们完全可以抛开这首诗的内容去写一篇散文或论文。有很多例子可以用,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有的未成年人迷失自我等等 。 

三、辨证思考,统筹兼顾  
    今年来关系类的话题作文频繁出现,如:“人文素质与发展”(200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高考全国卷)、“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全国高考卷)、“言与行”、“失去与获得”、“痛苦与成功”、“成人与成才”等等。  
    在审题时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理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就需要考生具备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能联系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等等。并在明确理论原则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在具体的作文审题中加以灵活运用。  
    考生在关系类话题作文的审题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或顾此失彼,在行文时深入挖掘一方面,却对另外一方面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此外,关系型话题作文除了突出关系以外,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示例]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也持与此相近的观点。荀子却独树一帜,自信的宣布:“人定胜天。”到了近代,西哲黑格尔说:“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恩格斯更明确的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然而我们文革期间却乐此不疲地“战天斗地”,宣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思路】  
    这个话题并没有什么限制,完全可以充分阐释个人的观点和见解,你既可以写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勇往直前,运用智慧探索自然规律,最后战胜自然的事例;又可以写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征途中,由于不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破坏性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教训。既可以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可以写人与自然的对抗背叛。还可以写人类为了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在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该采取的各种建设性举措等等。总之,做到辨证思考、统筹兼顾、主次分清、突出重点。  
    以上我们探讨了三类作文题在审题时应注意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种种审题技巧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通过多种角度的选择整合,确定写作的方向,明确作文的立意,透晰出题者的意图,进而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框架。如果审题的环节运作顺利的话,整篇作文的写作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                     (中国教育在线)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与走向分析》            《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日 
《高中生作文素质训练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丛书》     曹阳  孔有君   重庆出版社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体现价值 履行使命
   下一篇文章:高三生物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