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查询 内网办公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招考资讯 教研教改 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校友风采 家长中心 学生园地 新疆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分校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学生厌学语文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新闻来源:教务处   新闻作者:于庆锋   新闻录入:网站管理员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12.07

二、克服厌学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由上面论述可知,学生厌学主要是由于学习本身的性质和成人的教育态度造成的。因此,要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必须从消除这些引起学生厌学心理的不良因素入手,寻求克服办法和途径。  
    a) 改变现行的考试制度,真正地由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中学语文从“教什么考什么”,变成了“考什么叫什么”“怎么考怎么教”,学生老师都围绕着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试题转,这使得最具人文关怀精神的语文课的灵魂血肉被活生生地剥掉了,因此,必须对现行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不是要考倒学生,因而在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上要大幅度缩减。其次是缩小知识范围,把大量的琐碎繁杂的脱离教学实际的学究式的考点删掉,重点在检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只有改变了“试题花样层出不穷,出题考人成癖成瘾”的怪状,还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厌学的心理。  
    b)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克服机械操练的错误做法。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课堂上要多一些实践活动,少一些解剖分析。课堂教学力争要做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传授学习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努力用多种艺术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情境,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情意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能力训练与学法指导相结合,让自然、和谐、扎实、灵活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愉快、主动的情态下获得新知识,受到教育。  
    c) 寓教于乐,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愉快的情绪相结合。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基本思想,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如果同某些能引起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反复结合,学生就会对学习文化产生兴趣,而且这种情绪性条件反射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父母或老师应从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上掌握孩子喜欢那些事情,然后把学习文化知识董引起学生预约情绪的活动联系起来,每当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时,就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确立起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变厌学为好学。  
    d)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面发展素质。语文教学应该是立足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大语文教育系统,通过不断扩大学生同社会的联系和信息交流,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如办报纸、作文比赛、演讲大赛、参观访问、成立文学社等活动,让学生投身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要面对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的厌学情绪,不断发现各种克服此现象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使学生生动活泼、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业,以提高教育质量。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辽宁教育电视台采访,我校高三教师高考支招(化学篇)
   下一篇文章:杜牧咏史诗独特的思维方式探微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