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查询 内网办公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招考资讯 教研教改 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校友风采 家长中心 学生园地 新疆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分校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作文语言教学创新探微

新闻来源:实验北校   新闻作者:孙延堂   新闻录入:网站管理员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04.11

    例9:感动着你的感动;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痛苦着你的痛苦。  
    上述这些加黑的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做谓语后,语法功能或词性都发生了变化,深刻地表现了事物或情感的表达的程度,强化了宾语的表现力度,新鲜而朝气。  
    例10:那只手,岁月磨尽了光华细腻的年轻,写满了粗糙的苍老。  
    例11:斑驳陆离的脚踏车在岁月的长路上载着(储藏着或流走着)你我甜蜜的回忆。  
    例12:尘埃飞舞的回廊,它的主人不知了去向。形单影只的它等待着,等待着的是那远天无比空洞的苍白。  
    例13:最深刻的爱情不是在彼此最灿烂的时候轰轰烈烈,而是到老时还爱你在岁月枯萎的执手相看,不即不离。  
    由于词性的改变,词语的搭配对象在视觉上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如形容词变成动词后带上宾语,或动词变为名词做宾语,其原来的搭配对象在视觉上发生错位,调动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带来了新鲜感受,使烂熟于心的词语变得陌生而新颖,极富有表现力,进一步强化了词语作为思想载体的表达张力。  
    第四、在词格的错位中,探索词语的表现维度的立体功效  
    比喻:打破常规,让相比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类属关系离得远,越具有相似性的比喻句本体和喻体离得越远就越新奇,从而打破了类比事物的界限,故意造成这种错位现象,用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例14、“她的泪水从脸庞滚落下,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划过她的心房。”  
    例15:“让那判若隔世的附着茶的灵魂的香气化作缭绕的云雾缠藤纠葛般捆住夕阳,留住他远去的脚步与身影。”  
    例16:“悲伤,水气般漂浮在半空中,沾湿了我的衣裳。”  
    例17:“命运就像手中的指纹,虽然曲折坎坷,但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上述例子是我们学生作文中的创新语言,新鲜生动之处在于把比喻的本体和喻体远离,找到了两类事物中的相似性,打破原来在本喻体类属较近的事物中寻求相似点的常规,这种看似错位的写法,带来的效果确实生动新奇。  
    拟人:以物拟人着重刻画它的精神境界,而不是拟它的外表。例如:  
    例18:“孤独的长椅在凛冽的空气中守候着孤单的过客”  
    例19:“千疮百孔的秋叶在虫子的噬啮中痛苦地呻吟着,凋零如雨。”  
    例20:“幸福的秋天在森林里守望着归人。”  
    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无不使人感到新颖奇妙,富有表现力。因为它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从外表模拟人的形态动作的做法,而侧重模拟人物内心世界,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无比。 
    对偶:对偶句的常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反。但如果抓住内部语言的矛盾和错位,必能创造出矛盾的新奇来,给人以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例21:“我想笑,却笑得眼中发湿;我想哭,却哭得嘴角绽开。”  
    例22:“流动的颜色在风中闪烁,油亮的马路在秋风中飘摇。”  
    例23:“有我泛波般飘荡的风衣,有她柑橘般青涩的笑容。”  
    这些对偶句,采用内部语言的矛盾和错位,造成新奇特的艺术修辞效果。  
    移就:就是把用来描写甲事物的词语这里用来描写乙事物;引导学生要敢于恰当的运用移就的词格,造成语言新奇的艺术效果,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达到语言创新的目的。  
    例24:“恬适的绿叶在透明而飘渺的雨中撑着油纸伞。”  
    例25:“空荡的思念完整地倒影在水面上,被驾车飞奔的风带走。”  
    例26:“总有一种无形的回忆力量让你沉浸,酿造出最甘醇的心情。”  
    例27:“(枯荷)众人都称赞它的绝世容颜,可是谁见过盛大的灿烂后的苍凉?谁关心过碧荷凋零后的枯黄与落寞?  
    例28:“难忘的激情在酷暑的夏天燃烧着,点燃了每一个同学的寂寞。”  
    例29:“让我们抓住梦的手,轻轻地挥洒自己的笑容。”  
    夸张:夸张的词格的要求就是夸大缩小人或事物,但这种夸大缩小并非随意的,也要有限度,符合语境和事理,恰当地使用它,能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  
    例30:“(军训总结中感悟到的话语)”长大,仿佛只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有些让人措手不及。”作者把长大缩小到极短的瞬间,并非是不合情理的事。八天的军训对娇生惯养的青少年来说确实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自己艰难地熬过了痛苦,走向了新生,从少不更事的少年里突然走向青年,感觉到自己长大成熟了许多,懂得了原来不知的许多道理。八天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不是瞬间的事吗?合情合理的夸张,恰到好处,给人以哲理般的启示。 
    第五:在意境或情理的错位中,探索词语表达的深刻内涵的功效  
    例31:“夕阳,灼烤着我的后背,我追逐着自己的影子,总想在那里乘凉,但是怎么也追不上。”这句话看起来好象荒唐,但是细细品味,却发现这里包含许多道理:一是追逐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是一种虚妄的荒唐的行为。二是尽管追求不到自己的理想也毫不懈气,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孜孜以求,上下探索,对真理或事业执着而可贵的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于学生作文语言存在的干瘪、僵化、陈旧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创新探索,把它作为本学期北校区校本教科研课题,集体研究。由孙延堂、赵长坤老师牵头策划,共同收集整理学生作文中的美言加以研究、梳理、归纳、总结,并把优秀的美言编辑整理,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讨论研究学习。再由赵长坤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进行尝试性教学研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由孙延堂老师执笔撰写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论文。 

    [作者:孙延堂   语文教研组长   语文高级教师]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体现价值 履行使命
   下一篇文章:地理案例教学初探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