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第三轮的复习(实质上也就是考前冲刺),建议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系统整理题签和试卷 高三总复习期间,每个考生都做过大量的习题,有的是第一轮复习时按章节进行的练习,有的是第二轮复习时所做的综合练习,包括学科内的综合与学科间的综合。这些练习题签以及高三期间的数次考试试卷应该说是一份价值很高的材料。如果在最后期间能够将这些题签和试卷再回顾和总结,尤其是当初自己做错的地方,再经过老师的讲解总结之后在试卷上更正之处更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回归教材 学生往往对基础知识不够重视,不能主动去构造完整的知识系统,轻视一般题、常见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定要回归教材,立足课本,争取对教材的例题以及课后的习题快速的浏览一遍,然后再选择一些源自课本题目改编的高考题或自编题,这样能吸引学生们关注课本、关注基础知识。在复习概念和规律时,希望考生对辩明似是而非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其次由于高考试题的知识载体多落在知识网络的交叉点上,因此所选例题既要有反映各种知识的内容、常规思路和方法特征,同时也要有体现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知识体系。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应该能够无条件的掌握。而对于一些计算型的例题和习题,应该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
三、克服焦虑情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心境,这是一种比较平缓而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绪,另一种是激情,这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人在备考过程中,基本上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情绪属于激情形式,激情能使机体内产生比较大的应激能量,使注意的选择范围比较小,有利于集中能量、集中思维对付短时出现的特别情况。这是激情有利于人的一方面。但同时应该注意到,由于激情消耗的能量很大,机体容易产生疲劳,所以只能维持短暂激情。在激情状态,人的注意力相对集中,注意的范围缩小,会使人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在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广大的考生更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考试情绪,即要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临考状态,又要尽量避免因焦躁不安的情绪所造成的非智力因素的“战斗减员”。当然,这些调节有时只靠考生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家长在最后几天能够更加关心考生的情绪变化。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