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查询 内网办公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网站首页
学校概貌 校园新闻 校园文化 招考资讯 教研教改 教育科研 校际交流 校友风采 家长中心 学生园地 新疆部
 您当前位置: 实验分校网站 >> 教研教改频道 >> 名师讲座 >> 正文
新闻正文 阅读底色:杏仁黄  胭脂红  青草绿  浅青蓝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属性:热门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问题研究

新闻来源:政治教研组   新闻作者:王皓   新闻录入:网站管理员
字体大小: 超大          字体颜色:字体颜色     新闻阅读: 次    发布时间:2007.06.18

  
    三、教师的能力方面 
  教师要围绕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多方面的能力,除了要求教师具备教学能力外,还要求教师具有自我反思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教育能力。这些能力的强与弱、高与低,都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构成教师能力的基本要素,教师不断培养和提高这几方面的能力。  
    (一)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反思是进步的开端。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就必须经常反思,查找问题,改正问题。21世纪倡导训练反思型教学。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化的广泛使用,学生思维的日益活跃,都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反思课堂教学的得与失,看其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反思的目的是查找问题,针对问题采取对策,从而形成反思—否定—创新—提高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教师要善于对信息技术进行优化、整合,把它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提高教学效果,促成实现教学目的。应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教学,主要是运用它的图像处理、声音处理和视频处理技术制作课件。设计制作课件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彩排的过程。制作课件,应基于课程本身的目标、性质、特点进行设计。设计制作课件前必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课件中呈现怎样的教学内容?以何种方式呈现?给定的教学内容以怎样的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怎样进行教学控制?这些问题解决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的问题就解决了。

 (三)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教育科研,提升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形成教学智慧。教师要大搞科研,但又不能专职从事教育科研,而是要研究性地学习,研究性地工作。研究性地学习就是边研究边学习,在进行科研的同时学习知识。研究性地工作是将研究与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工作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搞研究的学习,是死学习;不搞研究的工作,是工作的机械重复。学校发展的本质是教师的发展,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生命力。照本宣科、机械重复、一成不变、循规守旧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根本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怎敢奢谈教学艺术及教学效果呢?就拿课堂提问来说吧,同是课堂提问,不同的教师,提问的方法就有所不同。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是向全部学生发问,使所有的学生都思考问题;而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是先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然后再提问,这样就使不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了。当然,教师也要把握提问的技巧,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掌握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对所提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力求让回答者能够如愿以偿,即较容易的问题就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反之,就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这就要求老师要遵循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进行提问,这就是提问的艺术。当然了,教学中的奥妙还很多,要彻底弄清楚,就必须搞教育科研。总之一句话,研究出真知。 
    综上所述,教师要提高素质,就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不单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主体,还是创造的主体。同时,教师还必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正确的发展观,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时代!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欧阳芬 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柳海民 教育学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4]傅道春 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体现价值 履行使命
   下一篇文章:高三生物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