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求全与文科素养的交叉体现 新课标将英语和语文分为一组,并且明确规定了二者以语言学和文学为主导方向。虽然在日常教学课程的设置里并没有刻意将语言学和文学作为学生单独学习的必修课程,但是在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对这两个文科方向的体现。并且,新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相对独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各种知识。由此,新课标对学生博闻广记和文科素养的培养目标可见一斑。 纵观06年的高考阅读部分,可以看出大多省区在阅读段落的选材上已经达成共识。大致可以分为:新闻时事类,佚事日记类,科技说明类,社会应用类和文学鉴赏类。从这些类型,就可以看出高考阅读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这便从一个角度要求我们的学生应该是全才,如果只偏重某些方面的知识或是仅仅对某些类型的文章感兴趣,那么阅读部分就会出现较为集中的大规模丢分。再有从问题设置上来看,高考中的阅读问题大都不会设置的十分容易,让人目光所及便明其意。通常除了必要的分析和推理过程之外,还会侧重对一些谚语,习语或是隐含语之类的考察。在这一方面,学生积累的文科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对阅读的讲解可以说是个难点。平时练习的阅读学生大都是因为马虎或是没读明白而失分的。马虎可以通过细致阅读训练来加以克服,至于没读明白大致可分为两个原因:陌生单词影响阅读和对英语的理解力差。由于阅读的求全性,单词也必将涉及各方各面的各类单词,因此,在日常的常规教学中一定要严把单词的质量和数量关。关于英语的理解力,这涉及到了学生本身在英语这一科目素养的积累问题。这一问题在平时的课文阅读上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时代感召下,立足06年高考试题看英语的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应该在活学活用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上多下功夫才能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祖国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