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老师作了题为《像他们那样优雅地活着——浅议诗歌教学的建构与回归》的主题演讲。刘老师结合高三年级诗歌部分的复习感受,从三个方面谈及了自己诗歌教学的感受和理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经验式推理与主观化定性。第二、模式化归类与技术化切割。第三、以情感挖掘替代意境体验。第四,以完成背诵替代忘我吟咏。第五、以知识掌握替代文学感受。第六、以全体感知替代细节感知。学生们 “一言以蔽之”,一句话就能吐露珠玑,一句话就能涵盖天地,一句话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诗歌学习的目的的追问:第一、做题是诗歌死亡的凶手。第二、背诵是诗歌尴尬的活着。第三、写作是诗歌无奈的重生。第四、读诗是灵魂的握手。第五、读诗是生命的对话。诗歌对每个人或许有不同的意义,真正的诗歌是修炼内心的。第六、读诗是感官的跳舞。诗和诗意,是一个美好时代的指针。一个生机盎然、和谐美好的时代,需要自己的诗人,需要涵养诗意。像他们那样优雅地活着,就是要保留孩童一样纯真的想象,在万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关注到有限与无限的宇宙万物,把自己的灵魂交付自然,感受无限的机趣,体悟与穿梭在自然与时空里,在艰难与失意中不屈和坚守,在情感与名利中快意与淡然,在入世与出世间悲悯与忘情。
观摩课、学术演讲结束之后,专家评委对学术演讲和观摩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确教授对语文组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了充分肯定。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教授、吉林省教研员王胜柏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乔焕江教授也进行了精彩点评。专家讲座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家新做了诗人眼中的诗歌教学讲座,从诗人的角度对诗歌的教学进行了精彩讲解。
此次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的平台,开拓了学术视野,深入探究了诗歌教学与研究的主题。秉承“向所有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这一理念,我校的教师专业化建设一定会从优秀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