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升解题技巧 地理解题技巧提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习题,注重查漏补缺 习题的选择要因人而宜,题海战术并不可取。做题时注意回归教材,应该多查地图和笔记。地理非常注重能力考察。要研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用心去体会高考真题之中是怎样渗透的。二轮复习阶段考生应采取专题复习为主,加强对知识的重组、加工,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点、空白点、结合点、重难点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注重同类题型的归类、整理和延伸。要针对个人能力做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不在多,重在典型性和针对性。 2.学会审题方法,获取有效信息 如统计图表的判读,要重点关注统计图的坐标、图例、曲线或折线的峰值或谷值。因为平时训练时,气候类型图中,气温为曲线,降水量为柱状,而试题提供的统计图中,气温为柱状,降水量为曲线。稍不注意就可能因为思维定势而导致解答时出现错误。 3.重视知识迁移,运用地理规律 高考地理试题灵活性非常强,要求考生既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要求学生更要重视知识迁移和联系,准确把握地理规律,有效快速解决问题。 4.加强限时训练,规范答题语言 在后期复习中,盲目做题代替不了高效的复习。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练习的时间要限定,因为高考不仅考知识和能力,还考速度,单位时间的有效性很重要。在答题时要注意对答案进行构思,并能用准确的地理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特别是关键词一定要准确,应该把握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四、关注时事热点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仍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更要求学生要学会结合所学解决现实问题,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地理取材的主要内容不再是以纯粹的地理时事材料为背景,而是更多地关注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热点仍将是地理高考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2012—2013年重大热点事件汇总: 1、钓鱼岛问题 2、航母辽宁舰投入使用 3、国务院设立海南省三沙市 4、雾霾天气 5、节能减排 6、勤俭节约“光盘活动” 7、朝鲜地下核试验 8、伦敦奥运会 9、俄罗斯陨石爆炸 10、欧洲杯国家足球赛 考纲是广大考生复习迎考和教师指导复习的基本依据,同时也将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所以认真研读考纲是明确复习思路、突出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对13届高三学生备考有所帮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