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
1、2013年高考新动向
考试的性质(无变化)
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有变化)单选还是多选在题号中有明确的指示。
各科考核目标、内容及题型示例(无变化)
2、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物理学科的考试范围及要求,与2012年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掌握程度没有变化。今年高考的物理试题形式有一项重要变化,选择题依然是8小题,每小题6分,有多选有单选。在增设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题的题号”的要求后,物理选择题的答题难度有所降低,考生应有效利用注明选择题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这一信息,优化选择题解题策略。同时,由于注明了单选和多选,选择题的难度相应会有所增加。这一变化也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二轮备考复习增设了指导性意见,即选择题材料的提供要有针对性,以便于考生形成优化的选择题解题策略。
化学学科
一、考纲解读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化学学科考试目标要求与2012年完全一致。
考纲题型示例变化如下:
例7换成了2012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7题
例8换成了2011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6题
例11换成了2012年新课标试题的第28题
这三道题都是有关图表类的试题,考查考生“接收、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这是新课标中所着力强调的,老师和考生要对这类试题给予重视。
例12,属于选考“化学与技术”部分的例题,原例题是以硫酸工业生产中SO2催化氧化为SO3的反应为载体,将化学平衡原理与化学工艺的考查相结合。而新替换的例12则以纯碱的工业制法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例13可以明显看出,“化学与技术”的考查,将更关注于化学反应、化学原理与化学工艺、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考查。
二、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是相对稳定的,有些考点的重现率很高,如同分异构体、有机反应类型、离子反应正误判断、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平衡及移动、实验基本操作图像分析等,这些试题均是直接考察化学基础知识,或是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应用。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摒弃题海战术,充分利用高考真题
练习时要有学有思,在有一定量的练习题量的基础上,多总结多思考,使自己的复习更有针对性。适当做一些高考原题,熟悉题型,找找感觉。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全国新课标卷10、11、12年的试题进行研究,揣摩命题意图、把握命题趋势。
3、尽早选择选考模块
高考理综时间紧迫,增加了高考难度,从时间成本角度分析,选考模块的选择应在考试之前进行。
4、注重答题规范
生物学科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解读2013年生物高考考纲的变化
“其他植物激素”的考试要求提高了。即从“Ⅰ”升为“Ⅱ”,提醒老师在复习的时候,对此要求不可只停留在知道层面上,要进一步的拓展。